工作动态

山丹县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寺沟样板 ”

作者:黄登峰 陈静雯 刘婉婷来源:山丹县工商联发布时间:2024-12-17人气:719

  近年来,寺沟村始终把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行动作为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抓手,深挖冷凉资源优势,找准产业发展定位,抢抓各类政策机遇,广泛动员党员群众,因地制宜、坚定不移发展高原夏菜产业,推动村级集体经济从2016年的零收入增长到2024年的50万元,实现了从昔日“空壳村”到远近闻名“明星村”的华丽转身,为民营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寺沟样板”。

  强化支部领航,把好乡村振兴的“方向盘”。始终坚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持续深化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稳固发力建强建优村干部队伍。寺沟村以陈户镇现代农业融合发展党建共同体为引领,采取“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馨源菇瀚种植专业合作社,成功引进上海攸幸农产品有限公司和上海渔力实业有限公司,做实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探索走出来一条育苗、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的产业化经营新路径,打通了高原夏菜产业从田间地头到商超市场的绿色快车道。坚持“强村带弱村、大村带小村”,辐射带动周边6个村种植西兰花,进一步完善产业基地配套设施,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集蔬菜加工、储存保鲜、冷链物流于一体的高原夏菜全产业链。2024年西兰花种植规模达8000亩且全部出口销售,销售额突破7000万元,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实现高原夏菜种植从二类地区向一、三类地区拓展延伸,吸纳周边农村劳动力600余人,耕地收益由400元提升至3500元,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用好改革法宝,点燃乡村振兴的“新引擎”。寺沟村抢抓村级集体经济公司化改革试点机遇,率先注册成立山丹县寺沟乡村发展有限公司,与馨源菇瀚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合作协议,将高原夏菜产业基地及附属配套设施入股经营,加强同上海攸幸农产品有限公司等外地客商深度合作,整合土地、技术、资金等资源,建成钢架大棚211座、育苗室70座、高标准育苗室4座、预冷库1座,配套制冰机、加工运输带、泡沫箱生产线等附属设施,升级蔬菜精选车间、恒温库、一体化冷库、泡沫箱生产线等承载能力,采取“统购农资、统种农田、统销蔬菜”方式,推动高原夏菜产业从寺沟村周边向其他乡镇拓展延伸。产品内销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外销欧洲、东南亚等国家,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提升,为陈户镇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做出示范和样板,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

  坚持让利于民,凝聚乡村振兴的“大合力”。持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改变粗放型直接分配方式,健全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机制,山丹县寺沟乡村发展有限公司将每年经营利润的45%用于村民分红,48%用于公司管理发展,7%用于完善村级公益事业,让村民享有稳定的村集体资产运营收益。目前,寺沟村结合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基层政权建设等项目,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蓄水池2座,改造特色风貌住宅16户,建成日处理量50吨的污水处理站1座,升级党群服务中心1处,有效解决了一批人居环境、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中的急难愁盼问题,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同时,依托“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村集体出资5万多元购买日常清洁、家用锅具等生活必需品50多种,将“积分超市”与基层治理有机结合,以寻找“最美家庭”和创建“美丽庭院”活动为载体,将环境整治、移风易俗等事项纳入积分管理内容,采取“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兑物品”的方式,激发群众自我参与、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意识,推动乡村治理规范化、文明化。


标签: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936-8225648

微信咨询
张掖市工商业联合会(张掖总商会)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