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企助企
您的位置:首页>惠企助企

惠企助企

时报评说|法治赋能,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者:管理员来源:中华工商时报全联通发布时间:2025-04-01人气:8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的外部环境,正在扎扎实实得到优化,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也正在转化为更加生动的实践。近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最高检部署开展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专项监督,这一系列举措精准发力,为民营经济发展筑牢了法治根基,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意义深远。

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司法,犹如民营经济发展路上的“拦路虎”。部分执法机关为追求部门利益,不顾法律规定和程序正义,违规异地执法,随意插手企业经济纠纷,滥用查封、扣押、冻结等强制措施。这些行为不仅干扰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打击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这类执法乱象若不加以整治,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将被破坏,民营经济的发展也将受到极大阻碍。

在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今年的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切实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

“党的中心工作推动到哪里,检察工作就要跟进到哪里。”最高检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在上述专项监督部署会议上如是表示。可以看到,最高检的专项监督和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切中了涉企执法司法问题的要害,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务实举措,展现了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

最高检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一视同仁,同责同罪同罚,为民营经济提供了公平的司法保障。在对审判和执行活动中违法“查扣冻”涉企财物的监督上,最高检发挥了重要作用,防止企业财产被随意处置,确保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受影响。公安机关以“严教育、严制度、严监督、严查纠”为抓手,全面提升涉企执法水平,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涉企执法突出问题,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

从实际案例来看,此前司法机关开展的相关专项行动已取得显著成效。例如,鞍山市立山区人民法院在处理辽宁宏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合同纠纷案件时,灵活运用“活封”“活扣”措施,通过审判和执行联动,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解决了问题,保障了企业资金的正常流转,让企业重回正轨。山东省公安厅设立“项目警长”,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保障,成功化解涉企矛盾纠纷,打击涉企犯罪,为企业追赃挽损。这些生动的实践证明,只要执法司法机关积极作为,依法履职,就能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支持。

为了让法治更好地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还需持续发力。一方面,要加强执法司法队伍建设,通过培训和教育,提升执法司法人员的法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使其深刻认识到保护民营经济的重要性,严格依法办事,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等问题。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执法司法制度,明确执法标准和程序,加强对执法司法行为的监督和制约,建立健全问责机制,对违规执法司法行为严肃追究责任。此外,还要加强法治宣传,提高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引导企业依法经营,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也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最高检的专项监督和公安机关的专项行动,为法治护航民营经济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法治的庇护下,民营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标签: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936-8225648

微信咨询
张掖市工商业联合会(张掖总商会)
在线留言
返回顶部